[转07年老文章]让学生成为“大写的人”

本文发布已超过一年,其中的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初三直升后接受的采访,介绍二十中的,这个大概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网上(指的是真的我)所以找来纪念下;用淫淫体就叫做怕以后找不到~
原文是登载在《教育导报》上的,不过早就找不到原始连接了,所以就不给连接直接转。

让学生成为“大写的人”
――成都二十中师生成长启示录

  前言

  地处被人戏称“差点子”的成都茶店子,前身为成都私立大同中学的成都二十中已经默默发展了70多年。1990年,该校被评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997年评为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校,2002年成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学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这些牌子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所学校厚积薄发的巨大能量和着眼学生全面进步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

  省会成都名校如林,二十中在其中的名气并不算大,就是这个“不算大”的学校近几年真让人不可小觑――连续二十年受市教育局“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成绩显著”表彰;高考成绩卓著,2006年高考,600分以上30余人,560人参考,540人升入高校;竞赛成绩夺目,周枭、张宇翔、吴军等获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黄一纯获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以化学竞赛为龙头,数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英语竞赛全面丰收,近两年来,获国家级奖近百人次,省级奖300余人次。因竞赛成绩突出,综合素质优秀,截止今年5月,高2007级已有13名同学被保送到北大、中科大、南开、同济等名校就读。

  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什么启示?实际上,高考成绩和竞赛在二十中不是唯一的指标。学校提出“管理大于教学”观念――管理学生不简单在于“管”而是在于“理”,有目的、有计划对每个学生的人生进行总体设计,从细处着手,把班级建设成培养学生理想人格的精神家园,切实做到因材施教、让教育走精细化的道路,踏踏实实的默默耕耘得到了现实的回报。校长吴烈认为:“在这个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必须选择一个点作为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把“人”放在重要位置,而不是培养应试机器,学校要培养出‘大写的人’、快乐的、有希望的、能持续发展的人!”

  走进成都二十中,走近她的学生和教师,才能真正领会到她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发展 岂止在课堂

  高一,去绵阳,他们实地参观了原子弹研究基地;
  高二,元旦节,他们自带干粮,用6小时骑游完51公里的三环路;
  高三,他们还看了《金刚》《帝企鹅日记》《莫扎特》等中外大片;
  还有听院士讲课、了解宗教知识……当然,还有各种竞赛和高考。

  在别的孩子目标对准高考的高中时代,他们有了更多选择,有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了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知道了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他们说,在二十中的收获是,这里不仅讲学习,更讲如何做人,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马上就要高考了,2007级2班的学生却计划着去刚刚开放的金沙博物馆看看,还计划着这个月按照惯例看一部电影。这不是一个“放牛班”,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有省三等奖以上的竞赛奖励证书,和他们接触,让人感受到的是真正的春天的气息,活泼、健谈、知识面宽、思路清晰,这是一帮理科学生,其中13个已经被保送到北大、中科大、南开、同济等著名高校。毕业在即,回顾三年高中生活,孩子们倍感幸运,他们有过那么多的活动,遇到了那么好的老师。

  高一,班主任黄魏老师带着他们来到绵阳,参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绵阳污水处理厂。这群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实地看到了原子弹的实验场所、固体垃圾的处理流程,真切地体会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同学们还来到南山中学,了解院士马祖光的事迹,感受不同地域的校园文化,看到别的学校的寝室、教室等硬件条件比二十中差,而学生刻苦努力的精神让这帮孩子感到了紧迫感,为高中三年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006年元旦对于这群孩子来说也非同寻常。全班同学自带干粮,用了6个小时,步行、骑车走完了51公里的成都三环路。女生朱玉洁说,长这么大从来没有骑车走过那么远的路程,从小在成都长大却是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的立交桥。让她难忘的是,同学们非常团结,路上有地方井盖没有了,前面的同学就把自行车停在旁边挡着,以防后面的同学掉进去,体力好的同学总是会帮助落后的同学。活动之后,同学们写出了《追寻天府的足迹》实践报告,他们提出:“三环路周边的楼盘只是一味地追求西方文化,而忽略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来文化,日渐褪色的传统文明,我们如何取舍,又如何使其发展?”

  高中三年,不定期组织看电影成了这个理科班的惯例,《金刚》、《东京审判》、《帝企鹅日记》、《我与机器人》、《莫扎特》、《霍元甲》……有的是一起到电影院里看,有的是同学推荐,自己带碟到电教室看,前不久大家才一起在电教室看了《大国崛起》。电影看完后要写影评和讨论。男生张宇翔说,通过对影片的深入挖掘,我们的思路打开了,还学会了从来不曾写过的影评。朱玉洁觉得电影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娱乐,她说:“作为一个现代中学生,理科生不能只晓得数理化,还要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看了《金刚》,孙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自然界的存在是否是为了取宠于人类?《金刚》让我们亲眼目睹了理想主义在实利主义面前的臣服,信服了自己如何扼杀了这个自然界,扼杀了人类心灵深处最质朴、纯粹的情感。”这样的文字表明了高中生心智的成熟和对生活的感悟,对传统高中教育提了一个醒――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活中处处皆教育。

  进入高三,班上的活动没有“缩水”。上学期,同学们到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参观实验室,听了80多岁的老科学家徐僖讲自己的求学经历,感受了科学研究氛围和大家风范。参观完后,有的同学对高分子化学很感兴趣,打算把材料学作为以后的专业。前不久,黄魏老师请了一名对宗教有研究的老师来讲宗教的发展、习俗,目的是增加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拓宽知识面;还请了本校的历史老师专门讲鸦片战争,这群孩子受益匪浅,说:“高一学历史只有课本上的内容,听不到这么深入的东西,现在我们思想成熟些了,鸦片战争让我们感悟很多。”

  运动会、合唱比赛是他们难以忘记的深刻记忆。当获得女子400米、男子1000米第一名,班级获第一时,全班同学欢欣鼓舞,没想到自己能战胜有体尖生的班级;全校大合唱比赛,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做到三轮合唱,音乐老师也感到惊讶,他们高兴的是班上一个音乐特长生都没有,而他们做到了。

  “高三时间那么紧,你们拿什么时间来搞活动?”对于这些问题,已经保送北大的张宇翔笑着说:“所有的活动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多天的时间吧。高中一千多天,主题还是学习,活动相当于学习间隙的休息和放松。上课开小差的时间加起来恐怕更多啊。时间也是挤出来的,活动让我们学会了把效率提高。”

  学科竞赛是这个班的特色,在学科上需要的深度和广度对孩子们来说是“学习观念上的一种颠覆”。参加过全国化学冬令营的黄一纯说自己没想到在高中阶段就看了那么多的大学教材,而整个学习阶段都是自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老师只起引导作用,时间靠挤和自己安排。同学们认可老师对参加竞赛的要求:“第一是培养意志品质,第二是提高学习能力,第三才是获奖。”

  高中是什么?高中生应该是怎样的?孩子们有很多体会:“这几年的学习给我的是灵性和悟性上的提高,学什么都会快一些,无论是活动、竞赛都使我们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更重要的是,学校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我们不是只会读书、别的什么都不懂的学生。这里不仅讲学习,更讲如何做人,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这群十多岁孩子的肺腑之言。

  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 但您是我最好的老师

  一位教育专家说:“评价一位老师的工作,简而言之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二十中,有着这样一群老师,他们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把教育工作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在学生身上耗去的是自己的生命。

  2007级2班,省优秀班级,班主任黄魏、化学老师,班上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全班57人全部获奖,其中55人获省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参加决赛,有2人进入全国化学奥赛冬令营,19人次获全国一等奖,1人获金牌。参加数学、物理竞赛,获国家级奖17人次,省级奖24人次。高中三年,全班共78人次被评为省、市、区、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其中省优秀学生1名,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各1名。作为班主任,他为班上孩子制定发展规划,对学生的管理事无巨细。“黄老是班上的精神领袖。现在看来,他对我们的规划高一时就成竹于胸了,他对我们灌输的是均衡发展的理念。”班上的孩子对他充满崇拜。

  黄魏说,支撑学生发展最关键的是优秀的品德,其中意志品质最重要。日常管理上突出学生自我管理。班上纪律严明,他要求学生起床时都要做到马上就起,不要贪恋被窝;每天课间操,先跑400米,凡事做到雷厉风行;每期开学,把本期对学生的要求印发下去,提出优秀学生的日常表现是怎样的,完全超越了“分数”的要求。他要求家长把家庭建设成培育优秀公民的育人环境。第一次开家长会,家长们都往教室后几排坐,黄魏说,希望家长能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如果家长都凡事往后面走,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此事对家长触动很大。

  让人没想到的是,“金牌”老师黄魏对学生进行“意识控制”的“秘笈”是重视每一期板报、每一堂班会和班级文化建设。每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由学生自行讨论、写作并公布出来,如高考之前题为《敢于负责 敢于求胜》的板报写道:“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也是重要的,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高考,证明自己离成功不远。”班上贴有各种鼓励的话“允公、允能、引领全校”“登高望远、厚积薄发”,每一学期,这些话都不一样。三年的熏陶,黄老师班上的学生形成了自觉遵守纪律、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风气,这个班也成为今年四川省先进班级。

  张开国老师教高三文科班,被同学称为“定海神针”。他对学生的要求也严格到了“苛刻”。在他的班上,上学时间不准用手机和MP3,统一校服、发型,男生不准留长发,女生不得戴耳环。对学生长期的观察使张开国有个“特异功能”,他只要在教室门口扫一眼,就知道每个学生在干什么,此举曾让一个偷偷在课桌下发短信的学生暗自称奇。高考临近前是学生特别浮躁期,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干什么,于是,张开国与科任老师商量,为学生制订了5月28日到高考前的一个详细的学习时间表,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高考考试期间,每科考前,张开国还给学生准备一份“温馨提示”,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情。

  毕业于2003年的吴张泽老师说起班级管理头头是道。因为年轻,吴张泽与学生很有共同语言,他设立了班级QQ群,在自己的博客上给学生推荐文章,每个周末都会在群和博客上解答学生问题和安排班级事务,他还利用手机短信询问学生状况。他认为教师对学生要有服务意识,为了让学生对复习资料进行归类,他在周末冒着瓢泼大雨到荷花池,用班上卖塑料瓶的钱,为每个学生买了五个文件袋,让他们把资料归类整理好。

  吴张泽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受到重视。班上有一女生成绩极差,但是很喜欢唱歌,吴张泽让她担任文娱委员,并在平时辅导时给她讲学习方法,课堂上多抽她回答问题,后来因这个同学劳动表现特别好,全班全票通过她成为校级“劳动标兵”。而另一学生在受他批评后发来短信:“泽兄:其实你是我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最好的班主任了……并不因为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学生,说实话,有时我并没有把你当成我的老师,只是觉得你是一个比我年长、比我懂事的朋友……”这条短信,吴张泽一直没删。

  一个教师对学生是不是真心关爱,学生“冷暖自知”。苏启成老师和蔼而寡言,但是他凭着对学生全身心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爱。苏老师教高三历史,他经常利用中午、晚自习休息的时间来给学生辅导。苏老师说,学历史靠老师讲十遍不如学生背一遍,他把大量的时间给学生看书、自己消化,他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辅导,寻求最佳教学方法,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也在所不惜。去年为了让班上的所有同学都能去别的学校听文科综合的讲座,苏启成专门给每个孩子们设计了公交路线图,叮嘱得非常细致,还在容易走错的路口给他们指路,有的同学把听课的票丢了,苏老师自己掏钱补上。

  去年4月30日下午,苏启成一如既往来到班上指导,让他感动的一幕发生了――黑板上写着“祝你生日快乐”,孩子们为他专门写了一首歌《我们只在乎你》“如果没有遇见你,我们将是在哪里,历史成绩怎么样,简直想都不敢想,平时捣蛋非故意,请你不要太在意,只要用心想一想,就知我们多爱你……”孩子们还拿出各种各样的礼物:芹菜代表祝老师勤勤恳恳,红辣椒代表红红火火……高中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他们让苏老师穿上每人签名的T恤,把苏老师抛上了空中,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爱。苏启成感动了,觉得自己没有白付出,他说:“不是我成就了学生,而是学生成就了我。”

  被学生称为“刀子嘴豆腐心”的初中班主任刘莉对学生付出了母亲一样的关爱。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做的都是琐碎的小事,只是让自己对得起学生这三年。前不久,班上一名女生在体考中跑了800米,累得哭了起来,刘莉就一直抱着她,安抚了她很久,全班同学都感动了。前段时间,天气变化较大,刘老师看见一些住校的同学没有带够衣服,就把自己女儿的衣服拿来给他们穿上。同学们取得了好成绩,刘老师也会从女儿那里“剥削”巧克力来发给他们。而她自己却很内疚,回到家里她已没有力气对女儿做任何思想工作、进行更多的沟通。刘莉说自己的教育理想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根据兴趣对自己人生做出选择。

  成为有思想、有独特个性的教师,是二十中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有四批教师到华东师大进修学习,不少教师参加了研究生班。最近几年,校长吴烈提出了“重建教研组”,重视本校内集体教研活动,通过上“踢门课”(不做事前准备,随时上公开课)使教师成长迅速。近两年,30余名教师在各种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教师论文获国家级奖8个、省级奖15个、市级奖42个。

  对于学生来说,真正敬重的教师是能影响他们人生的指路人。一名学生在考上大学后给老师发来短信:“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是您是我最好的老师。”

  人生跑道上 师生向成功冲刺

  “陶冶学生性灵,启迪学生心智,关注学生未来”,反映了成都二十中的教学理念。其核心是帮助学生做人,发现、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达到学生成才、愉悦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目的。

  今年4月,在成都市二十中举行的几次活动可以对这种办学理念进行形象的解读:

  该校学生管弦乐团作为代表成都市中学生的四个乐团之一(其余三个学校为4中、7中、9中),参加了在金色歌剧院举行的中澳青年音乐周活动,演奏了《春节序曲》、《天路》等具有强烈中国民间色彩的交响乐,获得了由中、澳、美三国音乐家组成的评委的好评。在演出结束后的交流活动中,澳大利亚著名指挥家 Bruce Worland 亲自指挥乐团演奏了《中国电影歌曲联奏》,对学生的专业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4月29日,“四川省暨成都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在该校举行,有关领导在此宣布四川省暨成都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启动仪式结束后,进行了一系列学生体育活动。

  为期二十天的德国文化交流活动结束,10名德国师生带着对成都二十中的美好印象于4月19日返回德国。他们表示成都的文化、成都的风土人情、成都同学接待家庭的善良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希望有机会再来成都……

  艺体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管乐团是成都市中小学银杏艺术团分团,连续11年举办学校新年音乐会;参加成都市第八届学生艺术节获得团体金奖。体育方面,学校田径队参加四川省中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四名,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成都市中学生运动会获田径高中组男子第一名,女子组第二名,游泳队获高中组第二名,初中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学校棒球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或亚军。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学校获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校走开放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中学建立友好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和互访活动,每年都有二十多名师生到友好学校互访。

  在教育教学方面,2006级560人参加高考,其中600分以上考生30余人,全年级540人升入高校学习;在学科竞赛方面,近两年,该校学生在参加全国、省、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21人,全国二等奖55人,全国三等奖23人;省级一等奖159人,省级二等奖58人,省级三等奖85人。在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的人数居省市第一。

  “教育的功能就是育人。”校长吴烈说,现在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有越来越大的变化,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学校要求教师必须“严”,但“严”字背后要有“爱”做支撑,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家庭背景,让教育更有效。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专门新进一个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开办了心理咨询室和开通心理咨询电话,据说“生意”非常好。《心理健康小报》不定期举办,《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学习减压技巧》、《学会在陌生的环境微笑》等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了更多的指导。

  学校每星期的班会活动给了学生发展的更大空间。每学期开始,班级会对班会的主题进行安排,各班自己安排主题,比如新学年计划、青春无悔(不浪费时间)、诗歌主题、成都的文化、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一名学生说,班会非常锻炼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拓展大家的知识面,尤其是锻炼了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

  除了艺术团、运动会、音乐会外,校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也是学生发挥能量的舞台,去年学生会组织了歌唱、作文、书法、漫画比赛,就读初三的前任学生会会长钟本立说,只要不是很“怪诞”的想法,学生会都会支持,让学生自己组织。他觉得这种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情商,提高了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胆子也比刚入学时大多了,由于见闻得到了增加,自己的学习成绩还得到了提升。

  后记

  成都二十中的学生是幸运的,在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老师的爱、学校无微不至的规划和设计;不但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还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在人生观上得到导师的指导;学校的老师们会告诉他们奋斗是一种幸福,无论是在教室中准备高考、在体育场上竞争、在琴房练琴、在原野中感受大自然……追求就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成都二十中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 发表评论? }

  1. 笨乌不飞 Unknow Browser Unknow Os

    这马屁拍的……

回复 笨乌不飞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